最近,海關總署出臺政策支持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發展,支持各地國際海鐵聯運發展。3月29日,全國首趟運行的“內陸綜保區通關一體化”專列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繞過鐵路口岸直接在綜保區完成報關清關等手續,為企業節省了一天以上的通關時間,未來,這一創新模式將覆蓋成都的進口中歐班列。同時,中歐班列正開辟多條海鐵聯運線路,將連接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進而與歐洲、中亞、日韓、東盟有機銜接。
這是我國開行多年中歐等跨境班列積累運行經驗和市場資源后,班列經濟從一般出口貿易轉向往返國際貿易組織基礎上的通道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未來,圍繞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且基于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的通道經濟,將迎來提質增效發展的新局面。
通道經濟快速發展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國家《“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發展物流通道經濟,要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實施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升“四橫五縱、兩沿十廊”物流大通道沿線物流基礎設施支撐和服務能力,密切通道經濟聯系,優化通道沿線產業布局與分工合作體系,提高產業組織和要素配置能力。
“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通道處在國家規劃的重要物流通道方向上,對擴大貿易往來和密切產業鏈供應鏈聯系具有重要載體功能的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必將成為通道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規模化、順暢化進行班列組織,將有利于充分發揮班列的經濟產業發展屬性,為跨境國際班列的轉型升級指明了前進方向。為此,各類班列的發展要圍繞服務和銜接產業鏈構建功能強大的國際供應鏈展開,創新打造產業走廊、貿易走廊、物流樞紐、流通節點,加快發展通道經濟,帶動沿線城市經濟發展,通道經濟將成為各類班列布局發展的新使命。
通關模式創新推動通道經濟快速成長。創新通關模式和提高通關效率一直是各類班列的發展難點和重點,提升回程貨物規模和組織能力更是班列發展的短板。海關總署支持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發展,支持各地國際海鐵聯運發展,以及實施“內陸綜保區通關一體化”新模式,為解決難題和破解發展“瓶頸”帶來了機遇。各類班列在新的政策環境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將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提升進口國際貿易的組織能力。要借鑒國內電商與快遞互動融合規模發展的經驗,盡快搭建服務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等跨境班列的進口貿易運作平臺,為用好通關新政策創造規模運行的環境條件,為以貿易帶班列、班列帶通道、通道帶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密切進口與出口貿易聯系。要以進口貿易運作平臺為支點,加快進出口貿易的循環運行步伐,為班列注入全新的往復運行活力,延伸班列價值鏈,提升班列的供應鏈安全運行能力,為通道經濟最終形成和發展探索新路徑。
三是統籌班列和開行城市運行組織。改變各個班列開行城市各自開行缺乏產業經濟聯系的做法,以進口貿易運作平臺為支撐,以沿線城市為載體,加快國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更好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打通班列循環運行、規模發展和價值創造梗阻,加快班列高質量發展。(作者系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各類班列的發展要圍繞服務和銜接產業鏈構建功能強大的國際供應鏈展開,創新打造產業走廊、貿易走廊、物流樞紐、流通節點,加快發展通道經濟,帶動沿線城市經濟發展,通道經濟將成為各類班列布局發展的新使命。
聲明:本新聞部分內容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有任何版權問題,麻煩聯系九游会国际刪除,謝謝!